2013年12月3日星期二

鉅明:探求代工命運

今年4月,國務院辦公室發布。在這篇數萬字的政府綱領中團體服訂做,明確提出,在未來兩年,紡織工業要保持平穩增長,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,中國要由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轉變。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,上半年,中國服裝出口已經同比減少了8。5%。在卻出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現像。在蘇南,蘇中地區出口普遍回落的情況下,蘇北地區,2009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接近20%。在服裝行業版圖中,蘇北地區向來不是重點區域,為什麼在行業寒冬下,那裡會出現逆勢上揚的情況。中國的服裝業,當下又發生著怎樣的變化?

省宿遷市,位於蘇,魯,皖三省交界,它曾是霸王項羽的故裡,也因為仇和的新政而蜚聲於外。在中國團體服服裝業版圖上,宿遷位於華東板塊與華南板塊之間,以往並不引人注意。 沭陽這片土地,在三年後將成為一個開發規模五十多萬平方米,擁有5500家以上商鋪的國際服裝面料城,服裝城的第一期開發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,將於2009年12月中旬團體制服平頂,並於2010年4月交付使用。這個五角形的服裝城,圍繞著中心的綠環,將形成七大功能區。

除了成衣批發,沭陽國際服裝面料城還涵蓋了貼牌生產區,反季節銷售區,布料批發區,品牌加盟展示區,設計師工作室、物流配貨區等多個方面。沭陽並非一個知名的服裝產品集散地。在這裡建造規成衣代工模如此龐大的服裝城,需要很大的勇氣。 沭陽國際服裝城的投資方,是香港著得祿制衣廠有限,這家的老板叫黎鉅明,做過內衣行業的機修學徒,從生產一線摸爬滾打,做到廠長。1988年,他在香港成立了著得祿制衣廠有限,開始專營內衣制造。但是只用了不到1年的時間,黎鉅明就虧掉了自己9年的積蓄30萬。

出於節省勞動成本的目的,1989年黎鉅明在廣州番禺建立了第一個內地工廠。在大陸,他的產業從一家小工廠,變成一個內衣制造基地,沿海地區的低廉人力成本促成了他的成功。2008年,金融風暴,勞動力成本上升,這一系列因素使得他產生了產業轉移的想法。一個偶然的機會,他來到了宿遷的沭陽縣。

沭陽處在徐連經濟帶、沿海經濟帶和沿運河經濟帶的中心地段。京滬高速公路向北6小時可直達北京,向南4小時可直達上海除去地利,沭陽本身的發展訴求也契合了黎鉅明的投資需要:“ 30億元的投資,55萬平方米的這麼一個大的市場,而且銷售面積達到了45萬平方米,應該來說,在我們華東地區,或者至少在周邊地區,那是非常大的一個市場,而且是個專業性的大市場。所以對我們這個周邊地區,尤其對我們沭陽縣,市場化進程,那是帶來一個巨大的衝擊和推動。”

近年來,蘇北地區大力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,吸引了一大批紡織服裝企業落戶,逐步形成並釋放出強勁的生產和出口能力,成為全省紡織服裝出口的生力軍。一季度,蘇北的褲子、面料、床單等產品出口超過1500萬美元。

宿遷市市長繆瑞林告訴,紡織服裝產業在宿縣得到了快速發展,這種發展除了自身的企業發展,更多的是依靠附近的發達地區,特別是包括珠三角,長三角,這個產業轉移,而且傳統的紡織服裝產業的轉移,不是簡單地搬遷和轉移,而是在轉移的過程當中,也在不斷地提升自身實力。僅棉紡織業這一塊,能力已經達到了每年150萬的產量。

是服裝的產業大省,一般來說,銷售大省一般都是先有企業,然後再去營造大的市場,但沭陽卻完全不同,它是先有市場,然後再來帶動產業的發展,從而使得這種發展下的產品質量會更高,它的姿態會更優。

班系服訂做不久前,中國官方人士稱,中國紡織服裝業已經率先出現回暖,在出口萎縮的情況下,今年3月開始,服裝行業重新開始出現正增長。在擴大內需的背景下,沭陽並不是簡單地承接來自沿海的加工廠。沭陽國際服裝面料城,正朝著產業化的道路走去。正如同黎鉅明從一個香港小工廠的廠長,到後來的內地貼牌生產商,再到現在的國際服裝面料城這樣的產業基地打造者一樣,中國的紡織服裝業,也在完成著自己的轉型與躍進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